責罵不是愛 更能毀掉你的孩子
鄰居是一對年輕的夫妻,育有一兒一女。女兒已經上小學了,可是性格有點怪,每次見到面都不會跟人打招呼,與小區里其他小孩也不親近,總是低著頭沉默不語。育兒指南。
到了晚上,總是會聽見她媽媽罵她的聲音,有時候半夜還會被吵醒,接著就是小女孩的哭泣聲和道歉聲:媽媽,我知道錯了!
有這樣的鄰居,簡直是災難??!經常三更半夜被吵醒,但是比起其他人,小女孩更痛苦。有這樣的父母,耳邊幾乎每天充斥著罵聲,每天都處于水深火熱之中,誰能救贖?雖然大家會開玩笑說,打是親罵是愛。但對于小孩來說,經常挨罵絕對不是一件好事,更不是“愛”。
劃重點!經常挨罵的孩子,后果比你想的嚴重↓↓
01 大腦發育“受損”
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示,常常辱罵孩子會讓他們大腦“受損”。這里說的受損,并非器質病變,而是某些區域發生障礙。
孩子的大腦在發育過程中,對于外來語言的刺激,調節能力比成年人差很多。當他們接收到外界激烈的語言刺激時,他們需要大腦的某些區域處理,從而緩解壓力,換為“求存模式”。孩子經常受到責罵,大腦就需要經常處理這些負面信息。為了避免責罵,孩子在生活中就變得更小心翼翼,生怕自己再犯錯受到責罵。
02 或患上矮小癥
美國耶魯兒童健康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:經常被父母及老師訓斥、辱罵甚至歧視、威嚇、體罰的不快樂孩子,可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,導致患上矮小癥。
這是因為孩子的生長發育和情緒息息相關。如果孩子生活在快樂的環境中,身體和心理可以得到很好的發育。相反,如果長期被責罵甚至挨打,孩子的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,這種負面情緒會影響兒童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,影響孩子身高的發育。這種現象在醫學界被稱為“精神剝奪性矮小”。
03 性格自卑軟弱
性格自卑軟弱的小孩,一定是生長環境中經歷了不良因素,比如挨罵就是其中之一。長期的責罵孩子會讓孩子懷疑自己是不是一無是處,才會惹得父母總是責罵,然后產生自卑心理,性格變得自卑軟弱、膽小怕事。
04 變得喜歡撒謊
孩子搗蛋,闖禍犯錯是常有的事,家長一味地責罵而不進行教育,幻想通過暴力來解決問題,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。當孩子再次犯錯的時候,他們會選擇通過撒謊的方式欺騙家長,隱瞞犯下的錯誤,以此避免父母責罵。
05 脾氣暴躁、情緒喜怒無常
孩子的模仿力毋庸置疑,他們有學有樣,學著家長發脾氣、責罵他人,人也容易變得暴躁。若父母自身就會喜怒無常,如打罵孩子后覺得懊悔,然后又向孩子承認錯誤甚至抱著孩子痛哭,希望得到孩子的原諒。孩子搞不懂為何父母一下嚴厲,一下和藹可親。在父母的影響下,孩子的情緒也會飄忽不定、大起大落